「六都市長就職半年施政總體檢與2020大選初探」民意調查發佈記者會

新台灣國策智庫於6月21日(五)上午10時30分至11時30分,於智庫會議室舉行「六都市長就職半年施政總體檢與2020大選初探」民調發佈記者會,由凱達格蘭基金會執行長陳致中主持,新台灣國策智庫執行委員、趨勢民調公司總經理吳世昌報告及分析民調結果,並邀請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發長李明峻教授、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劉曜華教授、台北市江志銘議員、新北市何博文議員評論。

凱達格蘭基金會執行長、高雄市議員陳致中認為,智庫這份民調顯示,韓國瑜市長的神話已經破滅;就任半年,韓市長滿意度35.4%,六都倒數第二,不滿意度56.7%,居六都之冠,如果今天重選市長,陳其邁將以53.4%擊敗韓國瑜的34.8%。

韓國瑜市長民意崩壞的主因有三:第一是市政治理能力不足,半年以來市長跟市府團隊仍端不出具體的牛肉。第二是市長面對代表民意的議會監督的傲慢與打混,完全無心於本務、中途落跑選總統已成他如影隨形的致命傷。第三是在香港反送中、台灣人民對北京政權厭惡與恐慌升高時,韓國瑜對一國兩制曖昧不清的立場,勢將成為他選總統之路的阿奇里斯之腱。

陳致中執行長解讀這份民調另外一個值得觀察的重點是「網路聲量不等於施政的滿意度」,韓國瑜市長的網路聲量極高,但多數市民其實不滿意,柯文哲市長的網路聲量居第二位,惟市民不滿意度仍高於滿意度2.4%。反觀鄭文燦市長、侯友宜市長在網路討論的聲量均敬陪末座,卻都以實事求是、專注市政的表現在施政滿意度上分別取得82.1%、62.5%之壓倒性成功。

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發長李明峻教授表示,對蔡英文總統感到滿意的比例上升13.8%,不滿意度減少4.8%,回到2017年的水,民眾對民進黨執政的滿意明顯增加。六都市長大致可分為三組,連任的第一組中,桃園市長鄭文燦上任至今的表現相當亮眼,滿意度一路攀升至歷史新高(82.1%),但柯市長不滿意度(47.1%)還高於滿意度(44.7%)。新人但同黨的第二組中,近八成民眾認為侯市長上任半年來和朱市長時代相比差不多(77.2%),黃市長上任半年來和賴市長時代相比差不多(78.4%),這兩市的民眾基本上認為變化不大。在第三組政黨與市長均發生更替的兩市中,整個情況則出現激烈變化,盧市長與韓市長兩位都是不滿意度(48.4%、56.7%)還高於滿意度(34.7%、35.4%),特別是高雄市的不滿意度最高,超過五成以上。

李明峻研發長指出,整體而言,六都城市近半年退步排名:高雄市退步最多、其次依序為臺中市、臺北市。在總統選舉方面,對於有可能參選的北高兩市市長,在地的民眾似乎都不贊成,台北市民的意見更是極端,支持柯市長選總統的只有18.1%,不支持者高達74.6%;全國民眾對韓市長參選總統的支持度只有30.9% ;高雄市多數市民也並不支持韓市長放棄高雄去競選總統。在六都民眾政黨傾向方面,國民黨29.1%、民進黨29.8%、時代力量14.8%,顯示民進黨立委席次在明年可能縮減,而時代力量則相對有機會,我們可以看出台灣政治版圖的變化將至。

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系劉曜華教授認為,今年我們理當慶祝地方制度法實施20年,六都市政府及行政首長理應在地方治理展現更成熟的一面。然而,充斥媒體的畫面是: 1. 新任高雄市長跟中央要不到錢,出事了要中央負責,或者黑白不分的指控,前朝不做事,繼任者做不完等治理口號。2. 新任台中市長一切要中央處理,舉凡空汙問題、山手線、輕軌捷運、花博賠錢等皆要中央政府出面處理,導致台中市長被改名為中央處理器。

新三民主義: 從民粹騷動、民意轉變到民智正常化。民粹、民意與民智地增長可以用來形容去年底至今的台灣社會。在民粹型政治人物的擾動下,去年的六都選舉對台灣累積二十年的地方治理模式帶來立即性衝擊,幾乎沒有準備的候選人在台中與高雄兩贏得一面倒的勝利,半年後的今天,透過這次的民調我們清楚看到,高雄與台中的民意已經逐漸從民粹洗禮中甦醒,林佳龍與陳其邁在這次民調中重新取得領先的位置。

簡單地說,這次的民意調查顯示台灣社會正從去年底的民粹熱潮中回神,民意的轉變及民智的增長將有助於民進黨取得明年總統大選勝利,雖然部分縣市的立委席次可能有所變動,個人對民進黨明年大選還是持審慎樂觀態度。

新北市何博文議員則認為,侯友宜市長上任半年來,市民的一般支持度為62.5%,政黨傾向為國民黨的滿意度達79.5%,傾向民進黨的市民滿意度也達到51.5%,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顯示侯市長施政獲得支持者與多數民眾的認同,在主要政治人物好感度方面,侯市長獲得53.9%的肯定,一枝獨秀明顯領先其他政治人物,侯市長超郭趕韓未來或許可能成為大選的大黑馬。

侯市長的滿意度建立在務實會做事的基礎上面,又積極出席行政院院會建立與中央合作的形象,加上長期與綠營親近的態度也有加分作用。蔡英文總統的滿意度上升達13.8%,顯示蔡總統的支持度已經回穩,這是因為蔡政府執政以來的改革衝擊已經緩和,軍事與國防安全政策的表現獲得肯定,年輕世代的高支持度顯示未來蔡總統的支持度將持續上升。賴清德前院長的好感度有48.8%,蔡總統的好感度也有44.6%,顯示黨內初選過程中的君子之爭,造成初選效應的正面效果。

台北市江志銘議員表示,柯文哲市長的整體趨勢非常的清楚,就是柯P明顯的「被邊緣化」。所謂的「柯P現象」或是所謂的「白色力量」,現在就算沒有完全消失,也已經大幅度消風。柯P市長連任以後,聲勢就急速下降,有四個主要的原因:1、2016年市長選舉,只以3千多票險勝國民黨的丁守中,讓大家跌破眼鏡,也讓柯P天下無敵的神話破滅。2、2016年國民黨大勝,藍綠選民迅速歸隊,沒有民進黨的支持,柯P在地方基層是泡沫化的。3、市政建設沒有顯著的政績,目前柯P的施政滿意度只剩下四成多。4、在兩岸議題上,柯P則是嚴重「押錯寶」、「賭錯邊」。為了要去參加「雙城論壇」,柯P不願意表態拒絕「一國兩制」,將成為他參選2020總統大選的致命傷。

另外,柯P的光環,也漸漸被新北市的侯友宜市長所取代。台北市與新北市是一個共同生活圈,兩邊的市民會互相比較。新北市那一邊,侯友宜市長不管是施政滿意度、對未來三年半施政的信心,以及民眾的喜好度,都是呈現上揚的趨勢,而柯文哲都是快速在下降,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市政建設上取得重大突破、扭轉市民對他的施政滿意度,柯P的總統之路絕對是愈來愈黯淡、愈來愈艱難。(E)

 

民調全文

報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