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看「川金會」宜慎不宜喜

蘇世岳

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究部副主任


國際政治運作講求「實力」(power)與「實利」(gain)。2018年6月,美國總統川普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共同在新加坡舉行了首度的會面(俗稱「川金會」),會後發表四點結論。不少台灣媒體與評論家,據此引述國際媒體與國外專家學者的觀點,認為金正恩是這場會面最大的贏家,而川普贏得了面子。對於這種輕忽台灣主體性,錯把華盛頓或平壤的利益當成台灣利益的觀點,恐怕將成為台灣國家安全上的一大隱憂。我們認為,從台灣的利益出發,對於這一次的「川金會」宜慎不宜喜。

 

首先,這一次的川金會十足展現了金正恩與川普的「實力」。金正恩自接下領導人職位以來,處心積慮地就是要穩固金氏王朝政權的根基,因此不惜剷除國內反對派與親中派的勢力,同時積極發展核武器與長程飛彈。但自今(2018)年以來,金正恩已多次出訪並廢除部分的核設施,由此顯示出金正恩對於自身在國內的地位相當有自信,並且也無須再以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來激化北韓的民族主義情緒,而這一次的川金會,金正恩在川普一度叫停,經特使斡旋後仍如期舉行,也能看出金正恩適時柔軟的外交身段。

 

反觀川普,在忙碌於與中國的貿易戰,同時在G7高峰會上與其他盟邦針鋒相對的同時,仍執意趕赴這場盛宴,透露出川普極力展現「強人」的一面:川普領導下的美國,無須盟邦的支持,仍能獨力解決自1994年「朝美核框架協議」(DPRK-U.S. Nuclear Agreed Framework) 簽署以來,歷經三任美國總統都無法解決的燙手山竽。事實上,這一次川金會的舉辦,獲得了美國民眾的高度支持,依據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 在五月上旬所做的一份全國性民調顯示,有高達七成一的美國民眾,支持美國與北韓進行直接會談,但也有近半數(49%)的受訪者不認為,北韓領導人會認真嚴肅地處理核問題。因此,川普拖著疲憊的身軀,飛越整個太平洋到達新加坡,與金正恩共同發表一份沒有實質內涵的共同聲明,事實上是回應了美國民意的需求,這對於即將面臨期中大選考驗的川普政府而言,無異添色不少,至於是否有實質的進展,並非川普最重要的考量。

 

然而,金正恩是否取得了「實質利益」,則大有疑問。朝核問題的核心,事實上就是「援助換廢核」,但綜觀會後的四項共同聲明:建立新型美朝關係、在韓半島建立長久穩定的和平機制、承諾努力實現韓半島的完全無核化,以及協助搜尋韓戰美軍遺骸等,金正恩雖然應允努力廢核,但卻沒有換回任何一項開發援助的承諾,這很難稱得上是外交上的勝利。我們也很難想像,高舉美國優先大旗的川普,會說服國會撥款援助北韓,因此川普只得將這項廢核的成本「轉嫁」給日、韓兩國。目前尚無法得悉文在寅政府願意負擔多少的經費(2017年,文在寅政府曾援助北韓800萬美元,卻導致文在寅的民調連四週下滑),但依據日本媒體的報導,日本政府可能分三階段援助北韓:首先是援助國際原子能總署 (IAEA),檢查北韓核活動的初期費用,藉以確認「完全、可驗證、不可逆的無核化」(CVID);其次是通過國際機構提供白米和藥品等人道主義援助,但交換的條件是要針對東京關切的日本人綁架問題提出具體的調查;第三階段才是基礎設施建設等經濟援助,前提則是日朝關係的正常化。遍觀這三個階段,都存在有相當的難度,而且歷時頗長,北韓在尚未解除國際對其禁運的限制下,能否順利開展金正恩所謂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模仿中國改革開放的模式,重建其政權的正當性基礎,我們只能說和平的鴿子恐怕將姍姍來遲。

 

總合以上,站在台灣的立場,川金會對台灣的利益在哪?韓半島情勢的和緩,對於東北亞的和平當然有所助益,但就現階段而言,我們實在看不出相關行為者各方,真的願意跨出實質的第一步,因此我們實無須對於這一場會面的結果寄望過高。退一步來說,假使韓半島的無核化順利進行,而駐韓美軍也在暫停軍演後逐步撤出,國際間「促和」兩岸的聲浪或將升高。兩岸和平發展當然是絕大多數兩岸人民所樂見的,但台灣的民主體制對於促成兩岸和平的方式是否已經有了共識?台灣的朝野政黨間是否已經尋覓出可接受的共同立場?這一切對於堅持九二共識並不存在的蔡英文政府而言,無異是一大挑戰;但北京會是川金會後兩岸關係上潛在的贏家嗎?可能也無法如此樂觀。實質上,包括兩韓、先前的兩德以及台海兩岸,都是冷戰時期的分裂國家,兩韓與兩德關係的增進,都建立在互相承認對方是個主權國家的立場上,假使川金會成功推進韓半島的和平進程,北京政府或將面臨處理中華民國是否存在這一難題,這對堅持九二共識是體現一中原則,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事務的習近平政權來說,無疑將平添更多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