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親愛的各位讀者您好,感謝您長期支持及閱讀本通訊,期待您隨時不吝鞭策指導,讓我們能夠不斷的成長進步。2018年底的九合一選舉,可說是選民對民進黨的期中投票,新台灣國策智庫針對此次選舉,以及2020總統大選進行民調,發現一些值得重視的正面訊息與趨勢;針對國際與區域的國際政治問題,包括解放軍預算、川金會以及脫歐問題,本期通訊也有文章進行討論。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蒙志成,在「2018選舉後政局觀察與政策省思」一文中指出,九合一選舉結果雖然說明民眾在意內政發展問題,但同時亦關注國家安全與兩岸關係問題,只是中央與地方不同層次選舉時,所在意的面向各有側重。民眾對於民進黨自2016年以來,中央行政立法全面執政後,反應出普遍存在社會各角落的不滿意評價,最後也就以期中選舉的概念投下不信任票。2020的選戰攻防焦點,將著重在兩岸、國安與區域政經關係上,與九合一地方選舉側重在內政改革、經濟發展與社會分配等議題,有所差異。
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林穎佑所撰「解讀中國國防預算與背後的意涵」專文分析,軍改後的解放軍在聯合作戰的整合能力與指參人才的培訓上仍有努力的空間,但歷年高額的軍費支出,代表中國對於解放軍的重視卻是不爭的事實。我國雖無本錢與中國進行軍備競賽,但這不代表我國只能坐以待斃。雖然魚與熊掌不能兼得,但如何列出國家安全戰略的優先順序,善用資源將每一分預算花在刀口上,並凸顯我國在印太戰略上的價值,結合盟邦發揮集體安全,藉此維持區域穩定以智取勝,進而確保我國國家安全。
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究部副主任蘇世岳為文「政治『金』童褪色?韓半島靜謐中的詭譎」,指出美朝間的第一次新加坡會談,表面看似風光,但實際上並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協議;第二次河內會談,看起來一事無成,但卻可能隱藏轉變的契機。平壤的經驗警示世人,單單擁有毀滅性武器,並不足以在國際間成為強國,唯有綜合國力的提升,才是立足國際的基礎;小國對大國的博弈,或許一時間能取得優勢,但時機稍縱即逝,如何在「蜜月期」,累積足夠的政治誠信,有賴國家領導人審時度勢的因應。
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究小組總召集人張人傑所書「脫歐爛戲即將落幕?」一文認為,從脫歐的波折過程可以看到英國政治人物的醜態,為私利而輕率決策啟動公投,進入脫歐程序後又避重就輕不負責任;至於未來脫歐後的英歐邊界管制與移民問題,做為跨國公司進入歐盟的門戶地位,對歐洲市場的經貿關係與協定,境內歐盟機構的遷移(目前歐盟已經單方啟動了),從食安、漁權、環境以至智財、太空等難以計數的面向,這些層出不窮的挑戰都要求英國付出沈重的政治、安全與經濟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