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英國皇家聯合國防安全研究所前客座研究員胡瑞舟將軍,研析台海局勢的持久對抗態勢,不是短期選舉與政黨更替所能解決。賴政府執政首年雖未出現嚴重衝突,但危機累積的風險正在升高,川普2.0更對局勢帶來諸多前所未有的變數。在缺乏對話與信任的時代,務實推動可控互動、累積溝通能量,不僅是避免戰爭的保障,更是維護台灣民主生活方式的必要條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曾冠球教授,評論「觀光立國」如何不淪為口號。台灣觀光轉型的關鍵或在於:強化中央整合角色、推動基礎與數位建設一體化、促進區域品牌差異化發展,以及建立具長期性與全球視角的投資與行銷策略,以擺脫現有停滯與同質化困局,實現具競爭力的國際觀光目標。事實上,賴總統亦曾表示,「觀光立國」的目標需要跨部會合作,也需要地方政府善用自己的特色來推動觀光,中央與地方合作,力量才會大。從公共行政的角度來看,這句話確實說到重點,也是主管機關的痛點。
凱達格蘭基金會新台灣國策智庫內政研究小組,2025年5月26日舉行「基隆市與新北市合併之可能性」論壇會議,研討從區域治理角度與國土計畫法來看,基北合併可說是基隆河谷都會區域規劃概念,基隆河谷涵蓋基隆、新北、台北三市,三個轄區就有三倍的行政工作量,新北市團團包圍基隆市,雙方在人口流動、交通往來、經濟活動與生活圈結構上已高度整合,基隆市長年與新北七區共享醫療、教育、治安與消防等資源,合併後可進一步整合基礎建設與預算分配,增加行政效能、減少行政浪費、提升治理績效。
2025年5月29日凱達格蘭基金會新台灣國策智庫,召開國防研究小組討論「建構台灣社會韌性」,認為民防已經成為一場公民運動,心防也成為備戰的關鍵,社會上要求打造韌性的聲浪很大,我們要先確認外在威脅,接著進行反制威脅的準備,並在國際上營造夥伴關係,以利國家面臨災難或緊急狀況時,能夠發揮全社會韌性,維持政府穩定運作與社會民生持續運作,並在必要時支持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