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發)2024.03.01 新台灣國策智庫外交研究小組「展望賴清德時代的台日關係」圓桌論壇會議

影響賴清德時代台日關係的因素是什麼?新總統即將上任,台日關係非常重要,過去專家們所關心的議題,在新時代有新的意義,如何展望未來是今天的問題意識;回顧過去的路徑很重要,因為會影響以後的發展;現在台美日中四角關係之下台日的連動與互動,將影響以後台日關係的走向;思考台日關係時,中國因素最為重要,因台日都要看北京臉色;台灣對日本的期待特別多,經常一廂情願要求日本,但是日本必須要思考1972年體制,也就是一個中國的承諾,台日是實質性、事務性的立場與關係,短期內顯然無法有明顯改變,可以做的只是摸索雙方關係的範圍與邊界。

規範台日關係的是多邊的美日台中連動關係,包括中美、台美、兩岸、美日、中日等,這幾組關係的連動與拉扯,就是當下影響台日關係的大環境;台日關係首先受中日關係影響,日本在安保議題上全面倒向美國,安倍政府以後安保的重心移動,不再侷限北韓、韓日關係的牽制,而是轉向面對中國的威脅,連帶使台灣有事的熱度飆升,但主要的動力不是因為台灣議題,而是西南諸島安全問題,特別是先島群島的軍事化,日本必須預防中國奪島;雖然戰後早年就有遠東條款,直到2021美日2+2會談才初次眀確提到台灣問題,學界、輿論界開始大談台灣有事,但日本政府可以做的其實很有限,因為台日沒有正式邦交,依法不可能進行正式安全合作,官方交流對話也受到嚴厲限制,只能透過二軌推動研究交流;1972、1978中日的協定是很嚴格的限制;台日安全對話很難建立,非正式的對話通常無功而返,2018年3月1日產經新聞刊登蔡總統講話,提到台日安全對話,意思是制度化而不是零星的對話,這種常態性對話互訪值得建立;台日在李登輝總統時期有對話可惜無延續,陳前總統的對日工作小組也有其功能,蔡總統雖然有些進展可惜沒有日本專家,國安會沒有延續長期性穩定的執行對話人力,早年李登輝時代的專家架構值得恢復。

日本最在意的還是台海兩岸關係,重要的議題有台海軍事均衡、中國國內情勢的穩定、中國的經濟政策與表現、台灣的兩岸關係立場、中美關係的穩定等;兩岸政策是不是言必行、行必果,以及去年拜習會的承諾必須高度重視;習近平表示沒有武統的計畫,以前習近平也曾經承諾南海的非軍事化,但他的諾言卻完全落空;習近平的發言當然很重要,中國威脅還是不能輕忽,但經濟波動以及軍隊穩定狀況顯示中國沒有準備好,中國在軍事力量、物質基礎以及心理的準備都還不夠,我們可以說解放軍目前沒有具體攻台準備;TRUMP 2.0比起以前的風險更大,可能使全球衝突威脅捲土重來,萬一東亞戰爭爆發就是世界大混戰;我們需要理性對應危機,金廈(翻船)危機不應該升高,冷靜地回應處理很明智。

中國對日戰略是邊打邊拉、鬥而不破,美日、中日關係都受到美中關係所影響,最近的2023拜習會的影響就很大,拜習會的影響在於釋出明確信號,中方說是對台灣危機達成掌控共識,將會影響日本的判斷與決策,日本很關心中美的思考與關係發展,觀察美國如何認定改變現狀,研判美國將會如何採取激烈反應;中方的機艦迫近或跨過中線,侵入台灣、日本領海或禁止水域,美國會以何種方式認定是改變現狀,日本對於美國的反應與佈局都會認真思考。只要台海危機沒有消失,日本的台灣熱不會消失,總統大選隔日日本古屋圭司會長與大橋光夫會長就來拜會,表示對台灣的重視與優先;天皇生日酒會,台灣總統新舊任都到,表示對日本推崇與善意;兩岸風雲是不是影響日商的投資經營,日本企業在商言商有他們自己的立場,我們可以多讓日本瞭解台灣的想法。

台灣政府是不是得到美國的信賴非常關鍵,台灣應該更加重視美國關係,蔡總統得到美國很大的信任,將來賴總統應會順利延續,台灣日本的信賴關係也會延續;釣魚台問題不會影響台日關係,即使馬前總統也刻意沈寂下來,馬英九雖然有反日標籤與情緒,我們卻不應忽視他的努力,台日斷交以來雙方簽署的備忘錄,有80%是馬總統任內完成的,相信賴總統會比馬做得更好。台灣加入CPTPP可能遙遙無期,日本雖支持台灣,但力度仍然不夠,中國的反對是一大障礙,只要有一國反對就會擱淺,日本是有可能更盡力幫助,總體的機會不大但值得期待;蔡政府太慢排除障礙,福島食品問題拖到2022才解決,時間耽擱太久會影響雙邊關係進展;FTA是緊密的經濟關係,台日沒有邦交不易推動;EPA推動「台日經濟一體化」比較實際,對日本的關係是經濟比較可行,「台日經濟一體化」值得努力推動,我們可以更加積極主動,不可完全依賴日本來做。

台灣總統選舉可以看成是選民對兩岸關係表態,台灣人民大致是以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為前提;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這句話有很多不同的解釋空間,日本與台灣關係非常好是事實,日本國民對台灣感情很好,對中國的態度則相反;台日還有發展兩國關係的空間,例如安全對話制度性、組織性的關係可以更緊密;台積電設廠被稱為黑船來了,為日本帶來好機會、好契機,代表實際交流、實質關係的重要,有利於提升、建立制度關係;CPTPP是共識決,所有參與國家都同意才有機會,台日可以合作設立方案對各國說服,但中國也會說服他國抗議阻擾;台積電的實際行動與投資充滿象徵,雙方應該可以更加廣泛促進對話,但日本人還是會關心、在意兩岸關係。台灣有事、日本有事,表示日本對台灣的重視;岸田首相沒有親口說出,麻生太郎比安倍更早提出台灣有事,岸田不能說但會做,因為防衛部署就在應對中國,日本部署強化西南諸島防衛,過去沒有軍隊駐守的現在派有自衛隊,整個連動對中有威嚇效果,連同建設中的130個彈藥庫,已經接近日本備戰的極限,日本不可能派兵支援台灣;沖繩的聲音在日本只有些微影響,沖繩居民的獨特立場值得理解,反戰反美來自獨特歷史經驗,二戰時沖繩犧牲四分之一人口,巨大的歷史傷痕不希望再被捲入戰爭,很可惜玉城丹尼知事訪台時,沒有機會說明沖繩人的感受與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