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王保鍵教授研究,基於族群聚居區域的民選地方自治政府,不但有利於族群治理,而且是推動少數族群權利發展的引擎,因縣市改制為直轄市,改採官治的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應「回復」自治為宜。甚至,可思考修正地方制度法或客家基本法,以自治憲章制(home rule charter)精神,讓各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因地制宜,設計其所需要的族群自治體制。
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指出,我國是否會需要海軍與海巡的合作,以海巡作為驅離的主力來面對灰色地帶威脅?是我國需要注意的方向。此外,除了面對中共傳統軍事威脅,結合真假相間的不實訊息,更是對我國造成相當的困擾,若有關單位不能在第一時間進行澄清,極有可能造成民眾恐慌。這更是未來各部會都需要思考處理的方向。
凱達格蘭基金會新台灣國策智庫,2025年4月11日召開內政研究小組「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院際協調與大罷免」論壇會議,討論本來預期罷免人數沒有這麼多,應該只是對少數表現不好者罷免,最後演變成全面的大罷免,知道如果罷免沒有改變立法院的版圖,罷免後的缺額還要重選,潛藏很大的政治爭議性;民生議題、口袋經濟才是人民最關心的,詐騙集團問題、電費和缺電問題也都是重要民生議題;民生議題是朝野對話契機,立法院長看來也有這樣的看法,朝野合作可以解決危機應對嚴酷的外在政治經濟挑戰。
2025年4月29日新台灣國策智庫兩岸研究小組,「當前兩岸關係與政府的兩岸政策」論壇會議,研討賴總統提出四大支柱並不是挑釁,畢竟沒有一個國家沒有強化國防,也沒有那個國家不加強經濟韌性的;原有的四個堅持衍生成10月10日的四個支柱,可說完全沒有意外,五大威脅十七項策略都是既存的守勢政策;兩岸關係的底線在自由民主、主權尊嚴,這是不可協商、無從妥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