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楊鈞池教授指出,2023年上半年東北亞局勢最大的轉變,莫過於美日韓在安全保障領域的互動與合作;2023年5月21日,美日韓利用在日本廣島舉行G7高峰會議的期間,拜登總統、岸田首相以及尹錫悅總統舉行G7場邊三邊會談,並且決定在美國舉行正式的美日韓高峰會議。如果按照這樣的步驟與速度來進行,美日韓推動「擴大嚇阻」將有可能成為印太版本北約組織的基礎之一。
國立聯合大學財務金融學系蔡易如副教授認為,如台灣之小型開放經濟,貿易自由化之對象應選擇不會引起本身大量要素外移之貿易對手國,才能產生比較利益的貿易利得;此貿易倡議雖未論及關稅降低,但對台美貿易助益仍大,能夠減少貿易成本,加速台美貿易之進行,都對台灣有利;台灣能由此貿易自由化協議獲益多少?由經濟之角度而言,取決於台灣對科技產品是否具有比較利益,其中人才培育是重點,科技人才的培育正是台灣能不能保有比較利益,實現貿易利得的關鍵。
6月9日新台灣國策智庫外交研究小組『台灣需不需要大戰略』圓桌論壇會議,認為台灣與中國有一些糾纏不清問題,過去的大戰略是以戰略性模糊爭取空間,但現在這空間被快速擠壓緊縮,造成台灣的時間空間緊縮緊迫,這是中國侵略性、計畫性的策略營造出來的;在兩岸問題最終解決之前,我們還是有時間在台灣建立內部共識,維持與中國理性和平關係,希望並引導中國走上正軌;台灣的大戰略行動綱領應該是:1、如何在美中對抗拉鋸的框架限制下,發展對歐洲、東南亞國協關係;2、經濟大戰的因應與機會;3、中共常和戰兩手不易定性,如何迴避中國壓力與抗拒中國滲透;4、超越中美關係,連美和中並站在民主陣營;5、與美國接近越有機會安撫中國,接近美國反而可以安撫中國。
新台灣國策智庫經濟研究小組,探討「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意義與前瞻未來台灣的貿易戰略圓桌論壇會議,討論目前協定是屬於行政部門間有關貿易事務的協定,其主要意義在做為日後雙邊貿易協定的基礎,奠定持續性的台美貿易官方協商機制;有利於我國貿易法規政策的國際接軌,以及加入CPTPP或建立雙邊貿易協定的準備;有利於台灣日後進行國際經貿談判的經驗與運作;是美國強化印太戰略的經濟戰略作為,拉攏台灣做為牽制中國的一環;並沒有實際涉及關稅減讓,也不影響現行最惠國待遇(MFN)的稅率;關稅雙重課稅目前已經排除,金融管制也被允許所以央行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