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棒球奪冠、朝野政局及對外關係發展」年終民調發佈記者會會後新聞稿 2024.12.16

凱達格蘭基金會《新台灣國策智庫》於12月16日上午召開「台灣棒球奪冠、朝野政局及對外關係發展」年終民調發佈記者會,由凱達格蘭基金會執行長陳致中主持,評論人為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教授與台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曾冠球教授。主持人介紹這次民調是系列民調的延續,提出了一些新的問題和重要的發現;賴總統與卓院長的支持度相較於6月份的調查仍然維持平穩,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認同度是84.6%,比半年前下降1.3%,相對的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者不到10%;對兩岸關係樂觀與不樂觀者相當,都超過41%,但是因為這個民調是在12月8至10日實施,可能未能反映中共對台政策現況的發展;針對國會亂象,期待政黨和解的有74.7%,比半年前下降了6.7%;對於台灣隊得到棒球世界冠軍有96.6%一致感到光榮感,贊成運動表現可以使台灣團結的也有89.1%,71.5%認同國際賽事代表隊名稱為「台灣」,贊同「中華台北」名稱的只有18.8%,同樣的贊同國際賽事「台灣正名」的有79.6%,相對的67.8%不同意中生「希望一起為祖國在棒球領域努力」的說法。

贊同台灣拓展國際空間的支持度相當高;82.3%受訪者表示贊同政府積極推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更有高達87.5%贊同積極推動以台灣名義加入世界衛生組織;52.5%受訪者對川普政府上任後的台美關係有信心,但也有35.6%表示沒信心;因應川普保護費說法,55.9%贊同政府明年增加國防預算支出,不贊同的則是34.1%;對於兩岸未來關係41.5%表示樂觀,41.3%不樂觀,比起半年前的調查不樂觀者下降8.6%;對於軍演頻率增加對中國發動對台戰爭的擔憂度,42.0%表示擔憂、54.8%不擔憂;52.4%認同台灣政府對於防止戰爭發生的能力程度,37.3%的受訪者認為沒有能力;在政黨傾向方面,民進黨支持度42.0% 、國民黨18.5%、民眾黨11.5%、時代力量2.4%、台灣基進1.6%,民進黨較6月份下降2.5%、國民黨下降0.4%、台灣民眾黨下降3.4%、時代力量下降0.3%、台灣基進黨下降1.3%,各政黨支持度呈現普遍下降的情況,其中以台灣民眾黨下降幅度較大。

評論人指出12月賴總統的執政滿意度有53.2%,與半年前相比微幅下降3.6%,顯示賴總統雖然蜜月期已經過去,但是支持度持平穩定,卓院長的支持度也同樣尚稱穩定;比起以前馬總統在就職後半年的支持度不到40%,蔡總統支持度比40%略高的情況,可說相當不容易;台灣的民族認同已經進入相對鞏固的階段,因為台灣人認同67.8%比6月份微幅上升1.5%,中國人認同微幅下降,期間還歷經棒球榮耀的洗禮,可是台灣人與中國人認同都變化不大;對兩岸關係樂觀者上升、不樂觀者降低,受到中國對台政策影響,與民調時間早於中國發動30年來最大的「不是軍演的軍演」也有關係;74.7%期待國會政局政黨和解,民進黨在國會是「少數在野黨」,藍白政黨是掌握議事權的多數黨,國會的亂象可以對照韓國的政治僵局,我們要反思韓國政局的教訓,尹錫悅使用極端錯誤的方法,想解決政治對立,台灣的整體政局是不是也會受到國會亂象的拖累;對於國際比賽隊伍名稱的偏好,名稱的堅持反映的正是意識型態問題,愈堅持則不利團結,賴總統主張維持現狀,應該不願意看到台灣內部發生意識型態的爭論。

這次民調發現國會政黨和解是多數民眾的期待,兩大黨應調整互動策略,另覓政治賽局;對於國會政局走向的期待,74.7%受訪者期待政黨和解,14.5%受訪者期待政黨對抗。這部分無論是國民黨與民進黨支持者態度雷同,八成或接近八成的支持者都傾向國會政黨和解,不過,台灣民眾黨比例則明顯相對較低,也許受柯文哲事件影響,僅六成多支持國會政黨和解。整體民意傾向非常明確,多數台灣民眾不樂見國會政局紛紛擾擾,這反映出民眾對政治紛爭已有疲乏感,期待更具建設性的政治氛圍;民意對執政黨應有所啟示:第一、應積極展現和解誠意,主動與在野黨協商重要政策;第二、可善用此民意基礎,推動跨黨派合作機制;第三、避免過度對立的政治操作,以免違背民意期待。至於對國民黨的啟示:第一、監督制衡要拿捏分寸,避免淪為純粹杯葛;第二、在重大民生議題上展現理性問政態度;第三、適度合作擴大支持族群。好比說,對於執政黨所提的預算案,在野黨的監督重點應該是:檢視預算配置是否合理、調整不合理的支出項目、確保經費運用效益,而非直接否決整個預算案,或以各種程序動議拖延審查,只顧政黨影響力而不是站在跨黨派民意的基礎上進行監督,將對政黨形象有所傷害,也無法吸納新興的支持者。

賴政府積極籌設的「體育暨運動發展部」,從民調也顯示運動是激勵國人民心士氣的槓桿,但組織任務與人力配置要考量成本效益;本次調查顯示,對於台灣棒球隊得到世界冠軍的光榮度題項,96.6%受訪者感到光榮;有關台灣隊運動好表現可以使台灣團結的贊同度,89.1%受訪者表示贊成;有關台灣棒球運動未來發展的樂觀/悲觀看法,88.1%受訪者表示樂觀;以上顯示運動成就與國家認同感有強烈連結,這麼高的比例反映出運動成就能夠凝聚集體認同,並轉化為共同的光榮感。89.1%認同運動表現能促進團結,說明運動具有跨越政治分歧的特殊力量。在當前兩岸關係意識型態分歧的背景下,運動可以成為台灣社會建立共識、凝聚向心力的重要媒介。

民眾對棒球運動的高度認同與期待,也可以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提供重要參考;賴政府抓準體育無國界、跨黨派共識,甚至是年輕人關切的議題,政治方向正確,容易贏得多數國人的認同,這是很明智又有遠見的政治投資標的。
不過,千萬不要以為有「組織」就必然會有「功能」,這是一種管理迷思!組織設計一方面要優先思考其使命與任務,二方面也要考慮國內有多少真正的專業人才,或透過何種方式進行人力甄補,以及吸引人才登門的要件是否俱足。想一想設置數位發展部與後續人才甄補與功能發揮(如打詐)的瓶頸,便可瞭解問題一點都不簡單;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負責任的政府必須兼顧政治需求與行政專業的共識。一旦設立體育部(含所屬機關),將會出現許多十一、十二職等組長或司長以上的高缺,這些高缺都是部門領導職,由常任文官來擔任,就要評估當今體育署(或六都體育專責機關)是否有足夠專業歷練的人才來出任,否則日後的領導方向就會出問題,有時候可能比起不設置組織還要糟糕(政府失靈)。其次,組織任務不切實際或規模太過龐大,也會佔掉中央政府總員額的相當比例,倒頭來會讓某些長期缺人的部會日後甄補人力的提案需求更難獲得滿足,簡言之,政治投資方向正確也要操作細膩,執政才能穩健。

 

民調簡報

選項報表

新聞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