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鷸蚌相爭,難阻安倍暴走

何思慎

輔仁大學日文系(所)教授兼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民意質疑中,安倍輕騎過關

 
9月28日,日本眾議院臨時會議召開,民進黨等在野政黨原計劃向安倍首相不當介入森友學園及加計學園新設校、院的關說疑雲進一步追究真相之際,安倍斷然解散國會,此種在國會開議當天的「冒頭解散」為日本戰後第四次。

 
安倍首相精算政治,在森友學園及加計學園的弊案疑雲揮之不去及「安倍經濟學」所創造之利益無法雨露均霑的情況下,聲望走跌,但金正恩核武進程上的急行軍成為安倍內閣的神救援,安倍的支持率在9月間,從瀕臨「危險水域」的3成脫困,回升至5成。

 
相對的,民進黨黨魁選舉後,前原誠司所領軍的保守派與枝野幸男為首的自由派仍無法有效彌平歧見,整合困難。此外,小池百合子的「都民優先會」在7月初的東京都議會選舉初試啼聲,表現不俗,但其羽翼未豐,尚不足以成為挑戰自民黨執政地位的全國性政黨。

 
在野勢力的破碎化將使自民黨在小選舉區與比例代表並立制的眾議院選制下,佔盡席次率的便宜,延續安倍內閣,在來年尋求三連霸自民黨總裁,進而在2020年實現修憲的夙願。誠然,安倍解散眾院,選民不買帳,NHK民調中,高達67%民意不認同此次眾院解散,內閣支持率亦重回3成,與4成的不支率呈現「死亡交叉」,民調顯示,33%的受訪者期待在野黨增加眾議院席次,超過支持執政聯盟的22%,但在野勢力無法分進合擊,在近八成小選區中,複數的在野黨推出候選人,徒令自民黨佔盡選制上的便宜,與公明黨聯手席捲小選區,在眾議院維持3分之2多數。

 

安倍解散眾議院促動政界重組

 
此次眾院大選雖未見到「阻止安倍暴走」的結果,但解散眾議院仍成為日本政界重組的起爆劑,小池百合子擔起整合在野勢力的責任,迅速張起「希望之黨」的旗幟,與民進黨內以前原誠司為首的保守派合流,將黨定位在保守偏中間的政黨,試圖將自民黨擠向更右的位置,區隔兩黨,以利選戰中爭取中道保守選民的支持。惟「希望之黨」在憲法第九條及安保法制之立場與枝野幸男為首的民進黨「自由派」格格不入,故民進黨難以舉黨加入「希望之黨」,枝野幸男決意另立「立憲民主黨」投入選戰。

 
此次大選共有10個主要政黨,其中自民黨與希望之黨為兩大爭奪執政權的政黨,而此10個政黨形成三股結盟,一為自民黨、公明黨與「日本之心」;二為「希望之黨」與日本維新黨;三為「立憲民主黨」、日本共產黨與社民黨。此三股勢力中,當屬執政的自、公兩黨較具優勢,雖說在解散眾議院後,NHK的民調中顯示,自民黨與安倍內閣的支持率雙雙明顯滑落,但自民黨的支持度仍在各黨之上,獲三成的支持,維持「自公聯合執政」態勢確立,而剛結黨的「希望之黨」因小池未辭官參選,聲勢開高走低,僅獲5.4%的支持。

 
此外,枝野幸男領軍的自由派「立憲民主黨」維持原民進黨與左派共產黨及社民黨共鬥的路線,不僅吸納中間偏左的選票,更因不計選票得失,堅持政策主張,不與小池百合子合流,意外贏得選民肯定,成為推特(Twitter)中,人氣最高的帳號,政黨支持率甚至凌駕「希望之黨」,達6.6%,但因缺乏組織力,仍難以將政黨支持率化為對個別候選人的支持,在小選舉區攻城掠地,比例代表遂為渠等晉身眾議院的主要途徑。選舉結果,「立憲民主黨」較「希望之黨」略勝一籌,成為最大在野黨,但鷸蚌相爭,自民黨得利。

 
囿於日本眾議院的小選區與比例代表並立制,下次改選前,在野勢力必須整合為一股力量,以凝聚不滿自民黨的民意,始能有效撼動安倍的「一強政治」,當中「希望之黨」與「立憲民主黨」在「憲修」上的磨合至為關鍵。選後,首度寫入自民黨政權公約的「修憲」為朝野攻防重點,反對「修憲」立場鮮明的「立憲民主黨」將成「憲法第九條」在國會中的最後防線,因「自公聯合政權」承諾「修憲」須取得最大在野黨共識。因此,「立憲民主黨」難以背棄「護憲」的民意,為扳倒自民黨,與「希望之黨」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