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9新台灣國策智庫外交研究小組 「台灣需不需要大戰略」圓桌論壇會議
做為國家安全利益的最高層設計,大戰略有點像是國家的憲法,是國家達成基本政策與政治目標的規範與路徑圖;大戰略有清楚的方向與架構指導及調節一個國家,所有的軍事、外交、政治、經濟以及精神資源,不但可以穩固國家長期發展,如果有突發、失控狀況時更可以有所依循,有助於適時準確的回應挑戰與變局,像台灣這種小國特別需要戰略,因沒有多餘資源空間可以迴旋;但是國際上也有反對大戰略的主張,因為國際政治不確定因素太多、變數太大,因此大戰略的制定恐怕不切實際,大戰略是好是壞事實上也無從評估,所以新加坡就有學者質疑大戰略,認為只要清楚的國家利益就好,台灣只要有切實可行方案,並不需要去規定什麼大戰略。
目前我們的戰略或大戰略第一就是要處理美中對抗,民主國家團結合作是正向發展,我們只能走向加盟民主國家陣營,因為正常外交往來都要有胡蘿蔔與棒子,可是目前緊張局面下就沒有胡蘿蔔,因此我們的選項就非常清楚了;美中溝通交流問題很難緩和,雙方的對話對立對抗過程中,台灣會成為美中拿來測試對方意圖的籌碼,就像毛澤東當年發動金門炮戰測試美國底線,現在美中台關係與區域的情況恐怕重演,台灣的戰略空間與選擇被限縮;台灣現在的戰略目標要評估國際現實與國內情況,台灣還是要拓展戰略空間也就是生存空間,不然綜合國力會受損流失,因為外商投資會衡量風險,國際資金對台灣難免有些疑慮,我們的經濟投資與建設就會受影響。
大戰略概念相當模糊也常被誤用,起源於德日的名詞引進到軍事領域,德國的大戰略是爭取生存空間,日本的大戰略是大東亞共榮圈;現在各國是不是有大戰略?澳大利亞就只是遵守國際條約,在國際規範下釐清認識國家利益,但各政黨意見經常相左;台灣是政治實體沒有受到國際組織規範,在國際組織台灣沒有投票權也沒有聲音,所以台灣很多事情都不能做,台灣能做的只是保衛自己國家安全,保護台澎金馬主權存在與人民生活,維持台灣經貿生存空間;等距外交在台灣始終只是一個理想,實質上完全靠向中國,與美國只有表面關係,凡事完全適應中國要求,例如憲法條文、華航名稱、教育內容、南海爭議都是,完全沒有採取等距更沒有親美,安全考慮中國態度與利益,客觀狀況與中國太近而無法親美;我們要思考如何在中國龐大陰影下,繼續維持民主自由生活;中國攻打台灣是必然的,台灣能做的只能爭取時間,在中國的龐大影響力與升高的壓力下,如何爭取時間空間就是我們的最高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