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蘇彥圖探討,如何從比較制憲經驗中,汲取教訓與啟發,進而為今後台灣後主權(post-sovereign)的制憲政治,擬議出合理可行的劇本――我想,這應該是我們這一代制憲運動者的重要功課。一旦我們掙脫了制憲―修憲二元論的傳統概念枷鎖,我們或許也將發現,修憲運動的成功,未必就是制憲運動的挫敗,甚至還有可能讓我們與制定一部台灣新憲法的憲政願景,更加接近。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認為,臺灣毋須過於擔憂,RCEP造成國際經貿邊緣化。理由有二:RCEP的開放時程冗長,疊加缺乏妥適的爭端解決機制,實難發揮預期效益。此外,各國逐漸意識到中國大陸的經濟威壓(coercion),再加上美國的因勢利導,供應鏈安全將取代,FTA標榜的零關稅成本。據此,臺灣應密切關注,華府擘劃的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在新台灣國策智庫「四大公投後的政治新局之展望」民調發佈記者會中,陳致中執行長分析民進黨在公投前自總統以降將士用命的努力說服民眾,在全國舉辦說明會與宣傳訴求,使民進黨終於能夠超車迎頭趕上,以四個不同意在公投結果取得全面勝出;部份專家口中所謂的南票北補的效應,或認為國民黨內部分裂故民進黨贏是理所當然,實際上都不是重要的影響公投的原因,真正的關鍵因素是民眾的態度改變轉而支持執政黨;民進黨公投逆轉勝顯示,台灣多數民意支持鞏固蔡蘇執政體制,但公投結果能不能移轉到明年地方選舉,執政黨仍然需要努力,以促成部份任滿的地方首長能夠順利交棒。

12月21日新台灣國策智庫兩岸研究小組「南海情勢回顧與展望」論壇會議討論,雖然東協國家無力對抗中國在南海的切香腸行為,並沒有因為美國介入而破壞了中國與東協的平衡關係,也就是說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戰爭的機會不高;相對的,美國的目標在於嚇阻與避免戰爭,並沒有意圖要透過東協國家作為代理人,利用領土衝突或主權問題與中國直接衝突;中國在美中戰略競爭格局下,可將「海洋法公約」明確納入談判基礎,使COC談判持續與東協國家保持磋商與有效互動;但是灰色地帶仍然是揮之不去甚至擦槍走火的不確定因素。

新台灣國策智庫科技研究小組研討「『太空發展法』通過後台灣的太空發展」,發現原本預計在2022年完成的「國家太空發展規劃」,但是這個重要的太空政策進度目前並不樂觀;目前國內只有一個一千坪左右的臨時性發射場,只能作為學生實習作品的使用場地,距離產業實用需求非常遙遠,使用的發射場地還有待公部門投入開發建置;太空發展是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領域,更是未來科技發展的成敗關鍵,將決定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國家安全乃至國家地位與尊嚴;太空發展是蔡政府第二任期的重要科技政策,目前太空法的制定及太空組織的重組已經起步,可望為未來的太空發展建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