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貿易戰下台商電子業新南向的急迫性

郭永興

國立台中科技大學國際貿易與經營系教授


中美貿易戰已經進入第二回合,以大陸為主要生產據點的台商電子產業,已經開始傳出災情,在中美貿易戰還可能持續數年的情況下,在大陸台商有必要參考韓商的越南佈局經驗,在東南亞建立中國以外的另外一個戰略性生產據點。

 

今年7月6日起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正式開打,中美互相對彼此34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增加25%進口關稅。雖然第一回合的貿易戰,美國還準備了第二波(發動日期未定)160億美元規模的追加關稅,多數經濟學家分析,以2017年中美貿易總額3兆9500億元人民幣的龐大規模,貿易戰的第一回合對於實體經濟影響有限。

 

此外,從美國的第一回合報復名單中看得出來美國克制的傾向。美國報復中國進口商品對象,95%是企業使用的資本財與中間財,消費者直接使用的消費性商品只占1%。這應該是川普政府擔心關稅加在消費品上,會造成國內商品價格上揚,促成通貨膨脹壓力,所以報復名單盡量躲開消費性商品。也幸好川普政府的第一回合報復對象,盡量不以消費性商品為對象,在大陸的台商幸運躲過了重災區。台商在大陸主要產業如資訊電子、紡織鞋類、腳踏車等都是消費性商品。

 

由於美國發動第一回合貿易戰,中國是以關稅報復回應,美國便在7月10日宣布,針對中國高達2000億美元的商品課徵10% 的關稅。包括礦產品、化學品、紡織品、金屬製品、電機電器音響設備、機械器具產品及零件、傢俱、寢俱、燈具、車輛及零組件等總計6031項。儘管第二回合的清單尚待貿易代表署於8月中舉辦公聽會後決定課稅項目,但是陰影已經讓大陸台商人心惶惶。

 

舉例來說,第二回合清單涵蓋大部分有線及無線通訊產品,台灣網通設備在中國大陸生產製造、出口至美國,產值約新台幣1880億元,約占台灣網通設備產值三成,如果這三成產品進入美國市場都被加上10% 的關稅,對於產品銷售所造成的壓力不小。

 

幸運的是,手機及筆記型電腦兩項產品與台灣電子業關係最為密切(包含代工廠與供應鏈)、影響範圍也是最大,都未列在第二回合的清單中,因此第二波貿易戰尚未為台商帶來全面性以及致命性的衝擊。

 

然而,如果貿易戰進入到第三回合,以2017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總額約為5千億美元的情況下,第一回合與第二回合加總起來已經達到2500億美元,因此到了第三回合,報復內容應該會包含所有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到時候台商將會受到全面的影響。

 

川普的總統任期還有兩年多,如果連任還可能延長為六年多,在這未來數年的時間內,美中貿易戰是否會進入到第三回合,是難以預料的事情。因此台商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分散生產據點到中國以外的地區,以躲避未來中美貿易戰繼續升溫的風險。

 

相較之下,韓國的電子業就比台商能夠較從容的面對中美貿易戰爭。由於中國在2000年代中期以後勞工等生產成本上升, 韓國企業在全球生產網絡中,必須找到代替中國的低成本生產據點。在「後中國」的生產據點移轉的背景下,韓國電子業選擇了地理接近與勞工成本相對便宜的越南,其中的代表案例就是三星電子在越南的手機生產投資。

 

2009年起三星開始設立手機生產據點在越南,之後在越南政府優惠政策的鼓勵下,三星擴大生產規模,甚至把原來在中國天津的生產也移轉到越南,越南成為三星電子全球生產手機的最大據點。除了三星電子在越南建立全球性生產據點之外,韓國電子業另外一個龍頭企業LG,也正在把中國生產線移轉到越南。LG在2015年起在越南北部海防市設立大規模生產據點,生產手機以及電視、洗衣機、空調等家電,並且將原本在中國的生產線逐漸移轉到海防。受到LG將產能從中國移轉到越南的影響,LG集團的零件供應商,也逐漸建立在越南的生產據點。

 

2009年後三星電子大舉投資越南的結果,除了促成越南出口產業轉型,電子業取代成衣紡織業成為最大出口產業,也造成三星電子在越南經濟中,不可動搖的重量級角色,在2016年越南的出口總額中,來自三星集團貢獻高達22.7%,而三星越南據點所生產的手機總數,也佔三星集團手機總生產的一半以上。

 

在中美貿易衝突中,三星與LG這兩家韓國電子業龍頭,相較之下比台商擔憂較少,因為他們已經在越南建立好戰略性生產據點,可以因應貿易衝突的狀況,調整企業集團中在中國生產或者越南生產的比例。而目前台灣的電子業還是將主要的產能集中於中國一地,應該及早調整,否則真的遇到貿易戰爭擴大,台商就會陷入極端不利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