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台灣國策智庫衛環研究小組 「COVID-19全球大流行下微巨觀省思」圓桌論壇會議

新台灣國策智庫於2020年4月28日召開衛生環境研究小組論壇會議,針對國人聞之色變的COVID-19(武漢肺炎)問題,特邀請公衛專家蒞臨智庫,引言報告「 COVID-19全球大流行下微巨觀省思」,並進行跨領域的專家對談與交流。
這次的疫情雖然造成甚多傷亡及困擾,實際上卻不需要過度驚慌,因為冠狀病毒可以說是一種溫馴的病毒,台灣病毒感染的確診死亡率約0.2%,並不比豬流感或肺炎可怕,要注意的是台灣的平均死亡年齡比較輕,但先進國家的死亡年齡較高(如義大利是79歲),死亡的原因是共病與人口老化;發病到隔離的期間越短越好,以避免傳染擴大,台灣目前做得不錯,平均一個確診者傳染2.2人,鑽石公主號郵輪上則是一個人傳染14個。
疫情造成國民的團結以及國民榮譽感、本土意識的提升,但是也要注意疾病標籤化、污名化問題;我們也看到全球集體智慧的噴發,一時間全球的冠狀病毒研究多達50萬篇,經過同僚審查通過發表的也有一萬多篇,民間團體與學生利用公開資訊(open source)與低科技,創造出許多實用新科技與技術發明;現在各國投入鉅資大力紓困,可能造成疫情後更大的不公平,應當注意紓困的監督、參與及分配問題。
從世代的角度來看,本屆畢業生的職涯可能面臨極大困境,國際交換(留學)學生的學習也遭遇困難;全球價值鏈因為重要資材生產本土化,沒有斷鏈也勢必會重組而造成生產的去中心化,全球經濟與產業的復甦將是地區性的,L、V、U型反轉都有可能使得經濟前景不明,目前高科技受到疫情的影響較小,但是其他產業勢必受創嚴重,台灣因為疫情控制得當,因此回溫與振興的速度將超前各國,我們要把握這個重啟(reopening)經濟的機會加緊腳步,紓困應以受傷最深的中小企業以及服務業為重點,現在不是回到平常(normal )而是進入新正常(new normal),不是應付問題(issues)而是開創新領域(new domain),趁著零售、教育、工作型態、工作機會的重組,發展年輕人(young talent)以及定向職涯(purpose based career),促使政府與企業利用這個時機啟動改革。

從巨觀面來看疫情和能源、氣候變遷、人口老化議題,這是一種全球的、長久的、全面的治理挑戰,是全體人類必須面對的社會經濟乃至倫理問題,是人類風險共同體的考驗以及社會學習過程,此次疫情可說是一個社會演練,我們要加強社會團結並疏導社會情緒,推動永續的、公平的、民主的、開放的、網絡的、科技的治理,重視終端的、弱勢的、脆弱的團體,以1.0⇒2.0的全球治理與風險治理,超前部署國家品牌、綠色新政來開啟新正常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