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3.20 新台灣國策智庫兩岸研究小組「中共兩會與對台政策觀察」圓桌論壇會議

這次中共兩會有三大觀察重點:1. 政府的人事;2. 中央機構的增併改革,包括人事調整安排是這次會議的核心;3. 對台政策並沒有新意,不是本次會議著重點;兩會等於是正式認可習近平接管所有政策,一人集權可以完全掌控、主動主導;中共20大後人事大清洗只有剩下習派,其意義並不在於權力的分贓,更大的影響在於呈現2024或2027,後習的接班團隊才是重點,但是人事看不出來習近平接班人選的浮現,可見習近平有佈局第四個任期的規劃;2022年十月以來北京黨軍政人士及省市一把手,都已全面汰換成政治掛帥的習家軍,講究政治意識與鬥爭能力,軍工和國防人才凸顯科技專家角色,似乎顯示預備2027要以科技武力和美國攤牌的態勢。

對台政策以和統為基調並無意外,到目前為止,北京的公開發言明確宣示,要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策略,看來將延續「和戰兩手、軟硬兼施」的思維,兩岸和平發展、促進兩岸交流的說法不變,同時施壓要求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及以民逼官,解放軍機艦演習入侵台海周邊海空,迫近襲擾台灣的武力威脅也不會放鬆,差別只在於大眾型的統戰仍舊,可是針對特定群體的精準統戰力度將加大加深;馬英九訪中的操作毫無意外,消息是由香港媒體發佈,顯示馬只是被動被統戰利用,時間刻意與蔡出訪重疊則是對台灣及世界的宣傳操作,塑造北京和平發展、交流促統的形象,並連結破壞和平的責任是在台灣及美國身上,台灣會被包裝成拒絕和平、拒絕大陸交流善意的角色,形成台美被動失態的戰略劣勢。

金融改革方面,李強的角色是親商還是被架空還有待觀察,人民銀行業務被改造肢解,各地分行關閉只有保留稽核作用,財金決策回到黨中央而國務院是執行機關;人民銀行和財政部長都不是中央委員,金融機構改革將銀金監理控制轉移到金監局,代表央行的地位弱化,整個金融監管都集中到黨小組,習近平將會接掌小組長;最近為防止經濟衰退崩壞,緩解市場流動性緊縮窒息,同時財政上進行減稅降費、退稅緩繳等,過去兩個月市場操作放量擴大消費,並增加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以帶動社會投資,今年經濟低迷不會有成長,消費部分最樂觀是成長11%,經濟成長預測有可能達到5%,但如此需要加強投資引進外資,國際金融操作的活化會是近期問題,最近與阿根廷簽署貨幣互惠將債務貨幣化是方向之一。

本年經費上,維穩、外交、國防預算增加很高,這些都是安全支出項目;人事上李強總理在經貿方面是新手,雖然也是中央安全委員會副主席,可能只是乖乖牌的定位,國務院正副總理1正4副都沒有經驗,何立峰只是大學有金融專業背景,有兩位副總理是軍事科技背景,結合軍工院校與大專院校;習的組織改造與執政團隊讓人憂心,左傾政治路徑停不下來,急切躁進加上攬政註定繼續亂局,官員如何執政?貪腐無能怠惰的老問題無法消弭。對台工作的鐵三角還在磨合,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和國台辦主任宋濤,將會逐漸形成新的論述、佈局與戰術,宋濤原內定政協副主席卻落空,王滬寧則最可怕、值得注意,香港變成不是殖民地是政治局決定,香港的政治地位乃至大憲章、巴黎公社文字也都拿掉,正是王滬寧的傑作,將來有他主導下的對台政策讓人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