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4新台灣國策智庫兩岸研究小組「中國對五二十的態度與策略」圓桌論壇會議
520賴清德總統就職講話,當然是觀察中共反應的重點,實際上不必等到520,中共在台灣大選後就已經設定目標,要動手讓賴清德跛腳,並佈局下次選舉下架民進黨;國台辦說賴政府不能代表主流民意,意思是民進黨不能代表台灣民意,目的在不給「台獨」留任何空間;事實上賴總統520就職演說不論說什麼,或是表達多麼大的善意,中共最多也只是一貫的回應「聽其言觀其行」,以便牽制、施壓執政的民進黨行動;北京事實上早就對賴「定性」,但是在對立中還是試圖找尋突破點,例如以九二共識是520敲門磚,但可以接受某種修飾調整;台灣沒有完全度過高風險階段,我們提出的路線、說法要經過思考,不要讓對方感到意外或有機可乘。
去年11月14日的拜習舊金山會談,習已經說沒有攻台計畫,四月初的拜習通話,台海是重要的溝通議題,雖然沒有具體的協議,互動顯示近期台海不致有意外,520也應該可以安然度過;兩岸近期可以維持現狀,但不表示台海可以平靜無波,因為在習近平的策略當中,維持現狀可以是包括騷擾台灣;兩岸擦槍走火意外風險很大,不只是機艦繞台以及氣球、無人機侵擾,金廈事件、M503航線等動作頻頻,都在操作施壓520與賴政府;面臨威脅我國的平戰轉換不易,我們現在準備不夠,必須先努力積極備戰,未來再繼續調整強化;丁渝洲提出說要終戰指導,點出我們接戰指導都沒有,真不知道要如何建軍備戰;據說現行兵推忽略對方突襲,結論多是戰時準備不夠,都說是要預防戰爭;國家安全向來都是和戰兩手策略,台海雙方甚至美國也都是如此。
北京公佈此次「馬習二會」1200字談話全文,以「兩個只要」取代「九二共識」是很大的轉彎,內容重點是空前溫和柔軟的對台講話,對即將上任的賴清德政府釋出善意,沒有重提「一國兩制」也沒有武力攻台,只有要求不分裂與坐下來接觸交流,肯定民眾往來與青年互訪;預期ECFA只有微調不致取消,未來將會開放陸客陸生來台,智庫與學者交流也會恢復擴大;習近平談到的「四個共同責任與期盼」,闡述民族文化與認同,可說是牽絆台灣的套路,表達對台統一的戰略並無改變,並利用馬習二會鋪陳「兩岸民主協商統一」;我們要警惕後續兩岸論壇的發展與影響,以及習近平決策經常來回擺盪,對台政策隨時可能發生改變與翻盤。
中方會藉由520後交流的增加擴大拉攏層面,想要操作台灣國內與中共利益的連動,透過中華民族概念的落實進行融合統一;這次的馬習二會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是中共對台整體戰略與終極目標的一環,透過綿密的手法與論述,搭配溫情攻勢的身段,目的仍在訴求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宣揚及支持「島內愛國統一勢力」與「中國人」的存在,以及在和平交流的掩護下推動兩岸民主協商;可以預見「兩岸融合發展」的力度會增加,對台灣社會經濟的拉攏與介入值得注意,「具代表性的台灣人士」將陸續成為北京的座上賓,這些人勢必配合中共的演員名單與劇本賣力演出。
中共2010年以來對民進黨的研究與了解較少,似乎不知如何對應台灣民眾逐漸提高的防衛意識,賴政府執政後民眾的安全意識與國防準備將會加強;我國的年度漢光演習階段性進行調整,逐漸將法治與法制程序融入兵棋推演,反映中國的政軍動態與影響;台灣強化國防力量包括美台軍事合作升級,以及區域軍事安全合作的擴大與鞏固,對中共的野心形成一大挑戰與限制,中方必須要認清及面對這個新情境;短時間內武統的可能還不大,中國還未完成軍事準備,三五年後態勢會更加明朗,現在中共的各種動作主要是「逼統」進行式。
兩岸關係是不是穩健,不是兩岸內部的因素可以決定,外部的區域以及全球局勢才是關鍵,現在的外部情勢對中共不利,中國被迫處於被動、尷尬的立場;俄羅斯拉布若夫外長訪問北京鋪路,未來普京亞洲行的內容會影響很大,如果普京是專程到北京,可能兵凶戰危一觸即發,因為表示俄中協商結盟反美,如此兩岸恐怕無法維持穩定和平,如果普京還有訪問朝鮮、越南等國,表示北京的行程就不是那麼重要;2022年美中兩方無法建立共識,2023年11月拜習會之所以達成共識,是受到俄羅斯態度的影響,俄羅斯運用朝鮮綁架施壓習近平,鼓動朝鮮密集試射包含洲際導彈的各式飛彈,美國也譴責中國對俄羅斯援助,迫使北京與美國溝通妥協,美中恢復軍事溝通管道兩條,2023年北京接受美國的護欄概念,俄羅斯駐平壤大使更放話要朝俄協議,北京立即不甘示弱部署鷹擊21中程飛彈回應;兩岸的波瀾起伏固然喧囂熱鬧,區域的角力競逐更將決定台海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