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3.19 新台灣國策智庫司法與法制研究小組「憲政改革的回顧與願景」論壇會議

2017年蔡英文總統在民進黨全代會宣示「推動憲政體制改革,為台灣打造一個更可以完善運作的民主憲政體制」,2019年蔡總統透過發言人表示第二任期適合推動憲政改革,並允諾連任後展開憲改討論,引導社會共識進行修憲工程,蔡總統目前已經啟動進行修憲程序。

最近兩年台灣憲政秩序在持續變革中,呈現出來的現象有:過於側重大法官會議的解釋;朝野政黨都刻意迴避重大敏感政治議題;政治板塊產生移動;正常國家以隱形方式漸進發展;被動消極等待憲法時刻;修憲門檻過高,修憲程序無法落實。修憲的推動要有步驟才能有所進展,最重要的應該是教育,使人民能夠理解憲法與修憲的意義和重要性,透過有效的傳播形態把訊息傳達出去,並以清楚的訴求、願景和誘因來打動人心,例如是不是要修改國名,可行性和風險如何?是不是要改變政府體制,有什麼選項和利弊?是不是要充實人權條款與規範,有什麼意義和益處?

制憲與修憲的意義完全不同,兩者的抉擇難免爭議,因此概念必須說明清楚,程序與實質都要有周詳具體的構想;修憲與制憲相互為用也是可能的策略,也就是透過修憲達到制憲的目的,如此必須先降低修憲門檻,以修憲的穩定程序建立共識,例如公民權、廢考監等逐步達到制憲的效果;憲法時刻是一個理想但不明確的概念,憲法時刻是主客觀力量與風氣引領匯聚而成的,必須有人創造、自己塑造並持續推動才能夠達成。

現行憲法經過增修條文七次修改,最後的一次是2005年進行的,當時主要的議題與成果有三個,就是立法委員單一選區兩票制、國會席次減半和公投門檻等,這次修憲的後續影響有社會共識的凝聚、考監虛級化、18歲公民權、訂立各種基本法的風潮等;目前立法院憲改小組的動向仍不明朗,但是較為急迫的議題及任務已經逐漸浮現,包括立委席次應適度增加,合理而成本最低的最佳方案,可能是在現有113席增加47席的不分區席次;新住民及新移民人數已經逼近百萬,他們的權益及工作權利等有待確認;數位民主也是一個急迫的難題,憲政及未來國家發展不能迴避數位民主;還有新人權、動物權也都有討論空間。我們要努力爭取一部屬於全體台灣人民的憲法,因為這是執政的民進黨與台灣人民的共同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