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0.16 新台灣國策智庫轉型正義研究小組「轉型正義與民主實踐」圓桌論壇會議

228民變的發生和台灣人民對於國民政府的期待落差有關,因為台灣人民好不容易擺脫了殖民地人民的地位,期待在中華民國統治下實現追求民主自治的理想,國民政府則聲稱戡亂與行憲不悖,在正式實施憲政、選舉產生民主政府的同時,亦宣告動員戡亂;國民黨的威權統治是基於訓政與動員戡亂,白色恐怖統治在法制上有《台灣省戒嚴令》提供合法性基礎,但暴力與恐怖統治以及軍事司法的濫刑根本缺乏正義性,《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施行,則更根本取消了民主;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提供了中華民國在台灣實施反共國策的正當性,卻不足以證成黨國威權體制的恐怖統治。

台灣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順利展開民主轉型,在這一過程中,關於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問題的認識,涉及到國民黨黨國體制內部殖民,造成外省族群與台灣本省人不同歷史記憶與感情的問題,而這一歷史記憶的割裂,主要是國民黨黨國體制刻意造成的,目的在避免外省反對菁英與本省人聯手挑戰政權;現在族群歷史意識最大的分歧,癥結就是蔣中正歷史定位的評價。轉型正義的本質不是利益不是報仇,促轉可以辯論澄清族群之間關係、執政者與人民關係、執政者的政治暴力、人民的痛苦與傷害等;理想的轉型正義路徑要檢討,回顧已經做好的有沒有問題,構思未來要做的路線圖與途徑的建立;基本法案的建立與修訂項目要羅列清楚。

政治受難者的平反撫慰需要政治力量的支撐,蔡總統任期的最後有機會可以完成這個公義使命;台灣的民主轉型是李登輝領導下的國民黨,通過寧靜革命方式實現的,李登輝對於政治平反與清算,態度是謹慎和保守的,但是他還是受到許多國民黨支持者的敵視,可見轉型正義工作在台灣這一政治分歧社會當中的艱難;長遠之計應突破公務機關與行政法人格局,設立超然的「和解與真相調查院」,使社會對話和解成為世代流傳的教育與研究工程,促使歷史關懷、人文精神、真相追求、公義社會、國家認同、人性尊嚴可以成為社會文化常態;不僅如此,台灣還有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侵略和價值顛覆的問題,我們必須在國家和價值認同上找到平衡點,形成共識因應外部威脅,鞏固民主維護既有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