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15 新台灣國策智庫經濟研究小組「台灣近期整體對外經貿關係發展」圓桌論壇會議

最近幾年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激烈動盪,我國的國際經貿關係也受到空前挑戰,目前我們的對外經貿談判面臨三大考驗:1、對外經貿關係的多元化發展增加不確定性;2、國家之間體制性關係的交涉與建立;3、WTO角色的改變與新貿易產生新興經貿談判議題。台灣面臨的最大經貿問題就是脅迫,中國近日發佈30幾頁的對台貿易壁壘調查結果,指出我國違反諸多WTO規定,令人不解的是,中國為什麼不向WTO提出反而逕自調查並公佈(編按:中方已進一步公告自2024年1月1日起終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國台辦並表示可以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協商各類經貿問題),而且還將兩岸經貿關係與政治問題掛鉤,對岸指出台灣違反WTO可能的實際效果有限,恐怕還沒有收服台商就先嚇走台商,中方公佈的2,509個項目其實影響不大,但部份農業產品外銷可能有感,也將會迫使台商回流以避免關稅及制裁。

台灣經貿發展已經進入新時代,因為許多經貿協定快速進行中,可能是因為台灣技術的先進,加上國際環境的有利改變,經貿空間特別是體制性的發展進展順利;2018年12月30日台灣就已經關注如何加入CPTPP,努力提高標準符合其要求,CPTPP附件有許多規範,入會先要以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協商取得共識(CONSENSUS),在所有國家都同意後才能取得門票,台灣如果通過實質內容協議就可以加快進度;我國向來都在WTO很積極,例如台灣控吿印度提高資通訊產品關稅,在今年4月17日經WTO宣佈獲得勝訴,得以確保我國廠商利益與市場地位;目前新型態貿易與環境議題受到重視,跟環境相關的商品以及永續漁業、生物多樣性規定日漸嚴格,勞工人權問題也是關鍵的貿易規範,如何符合國際勞工標準與保護,積極避免移工問題、強迫勞動等,避免為了貿易利益而傷害勞工利益;數位貿易包括市場開放、電子傳輸免稅、網路安全等也是棘手的經貿問題。

貿易協定有強規範或弱規範,但台灣因國際地位被動接受國際約束,卻無法主動參與協商發聲,遇到爭端時也有無從遵守的問題,這時依照規範的強制性大小,會有不同解讀結果以及不同解決層級的問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USMCA)」美墨加有九個以上國際公約,台灣基本上符合國際公約但還要繼續推展,台灣長期都有逐漸使國內法規符合國際潮流,也承諾將國際勞工組織(ILO)規範逐漸納入國內法,但遠洋漁工問題不盡理想較受關注,因主管機關不同造成不受勞動部法規約束,台灣在漁工、家事等勞工條件必須改進;我國是高規格高規範,但執行上顯然有其限度。供應鏈的轉變與國際形勢轉變,新興貿易議題如環境、勞工、數位等規範,是中國與西方國家無法解決的問題,因此美中衝突注定必然發生;供應鏈的激烈重組與經貿衝突隱藏在去中過程中,中國過去操縱匯率,現在西方國家都在去中以避免通貨膨脹。我國中小企業要提升勞動條件、勞工收入、研發投入,台灣現在與美國是蜜月期,我們需要付出代價強化體質,以便提早因應國際經貿的進化與要求,提高經貿實力與標準還可在國際上抗拒中國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