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中美貿易戰下台商電子業新南向的急迫性

郭永興 國立台中科技大學國際貿易與經營系教授 中美貿易戰已經進入第二回合,以大陸為主要生產據點的台商電子產業,已經開始傳出災情,在中美貿易戰還可能持續數年的情況下,在大陸台商有必要參考韓商的越南佈局經驗,在東南亞建立中國以外的另外一個戰略性生產據點。   今年7月6日起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正式開打,中美互相對彼此34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增加25%進口關稅。雖然第一回合的貿易戰,美國還準備了第二波(發動日期未定)160億美元規模的追加關稅,多數經濟學家分析,以2017年中美貿易總額3兆9500億元人民幣的龐大規模,貿易戰的第一回合對於實體經濟影響有限。   此外,從美國的第一回合報復名單中看得出來美國克制的傾向。美國報復中國進口商品對象,95%是企業使用的資本財與中間財,消費者直接使用的消費性商品只占1%。這應該是川普政府擔心關稅加在消費品上,會造成國內商品價格上揚,促成通貨膨脹壓力,所以報復名單盡量躲開消費性商品。也幸好川普政府的第一回合報復對象,盡量不以消費性商品為對象,在大陸的台商幸運躲過了重災區。台商在大陸主要產業如資訊電子、紡織鞋類、腳踏車等都是消費性商品。   由於美國發動第一回合貿易戰,中國是以關稅報復回應,美國便在7月10日宣布,針對中國高達2000億美元的商品課徵10%…